作者:鄔翔帆醫師
一、什麼是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其實是一個常見而困擾的人問題,對於全世界來說,盛行率在成人中大概 10%,在兒童中差不多約 20%,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並且發癢的發炎性皮膚疾病,隨著年紀的不同好發的位置有所不同,從嬰兒時期的臉面部,孩童時期的四肢屈曲側,例如膝窩肘窩等。至於成人則較常見於四肢伸側。
這樣子的患者很常會與氣喘,過敏性鼻炎,食物過敏等同時並存,是一種影響患者生活品質的疾病。
二、誰的影響最大
其實從目前的統計資料可以發現,異位性皮膚炎最常影響小孩子,60% 在一歲之前發病。
三、為什麼會發生異位性皮膚炎?
目前來說,異膚的發生可以說是一個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約有 70% 有異位性體質的家族史,也跟基因有關,特別是 FLG 的基因突變造成皮膚結構不穩定,另外與環境因子也有關,比如處於二手菸的環境也是一個風險因子。簡單來說原本的肌膚屏障功能失調加上皮膚遇到抗原的不適當免疫反應,容易出現異膚的表現。
四、異位性皮膚炎會有那些症狀?
一般來說異位性皮膚炎最大的特色就是非常擾人的劇烈癢感,反覆發作,慢性的一個病程。甚至後期會出現皮膚乾燥或是皮膚苔蘚化的表現。偶而伴隨其他共病諸如過敏性鼻炎和氣喘等。
五、異位性皮膚炎該如何照護?
保濕是基本功,務必得做的扎實。一般來說會建議選擇成分單純,盡可能無香料無香精的保濕品 ,依乾燥程度選用油膏 (ointment)、乳霜 (cream)、乳液 (lotion) 等不同黏稠度的保濕劑,一般來說越乾燥者會選越前者,冬季時可以選擇脂質含量較高的產品,嬰兒族群則是盡可能避免使用含尿素的保濕劑。洗完澡後是保濕的黃金時間,洗澡的溫度不宜太高。
六、藥物治療:
各種口服藥物及外用藥膏等,如:口服抗組織胺、抗生素及外用類固醇藥膏等,甚至生物製劑如杜避炎等,這些藥物都須要經過醫師處方,不宜自行購買使用。